上班时护卫辖区 下班后守护家园 安吉1552名“家园卫士”筑起平安网 “家里老人走丢了,我们已经找了很久都没有找到,想了半天只能找你帮忙了。”近日,在安吉县万邦沁河湾小区内,一位走失老人的家人通过公告栏联系到了本小区的“家园卫士”、安吉县公安局治安大队教导员林欢欢。接到救助电话后,林欢欢把老人的一些基本信息和外貌特征通过工作微信群和朋友圈进行发布,并及时联系派出所、巡特警一同寻找,半小时后走失老人终于被找到。 林欢欢告诉记者,从去年7月1日起,除了在上班时间做好本职工作外,下班后他在自己所居住的小区内还有了另一个身份:“家园卫士”。他的职责内容和联系方式被公示于小区公告栏内,这让他主动承担起守护小区平安的责任。 据了解,目前像林欢欢这样的“家园卫士”在安吉县共有1552人。公安民警和协辅警一人分饰两角,上班时是护卫辖区的勇士,下班后是守护家园的卫士。“家园卫士”是一种怎样的警务模式?县公安局警公办主任杜烨介绍说,每位民警、协辅警在原籍地和现住地有“四熟一便利”的优势条件(即人熟、地熟、情况熟、警务知识熟、开展工作便利)。下班后,民警、协辅警回到原籍地和现住地所在小区、村、社区,成为“家园卫士”,开展相关警务活动和便民服务,从而达到警情下降、发案下降、事故下降、矛盾纠纷下降的工作目标。 季雪霞是安吉县公安局监察审计室主任,报福镇中张村“家园卫士”。去年11月中旬,报福镇中张村发生一起两辆电瓶车相撞的道路交通事故,事故双方因为医疗费用问题引发极大矛盾。季雪霞听说后,一下班就赶回村里,利用自己对双方当事人知根知底的优势,协助报福派出所进行矛盾化解,还为伤者筹集到补助资金,受到当事人点赞。 去年12月11日,昌硕街道绿城诚园“家园卫士”、巡特警大队巡逻队员夏上南听说物业和业主发生纠纷,迅速赶去化解。在他的调解下,双方握手言和,一起在调解书上签下了字。 数据显示,“家园卫士”工程推进以来,安吉全县共收集情报信息30余条,开展宣传教育80余场,调处矛盾纠纷100余起,组织治安巡逻220余次,涌现出“家园卫士之星”10名,“优秀平安志愿者” 10名。同时,县公安局督察大队还通过每季度实地走访、查看台账、随机抽查等形式,对“家园卫士”的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督查,以通报形式反馈原单位和辖区派出所,对职责履行不到位的警员开展诫勉谈话,确保这一创新举措全面落地。“通过‘家园卫士’工程建设,让我们的民警和协辅警回归社会,主动认领‘政策法规宣传岗’‘未成年人教育岗’‘社会治安巡逻岗’‘民事纠纷调节岗’等公益岗位,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实现二者双促双推,不断实现警务资源效能最大化。”安吉县公安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家园卫士”工程的成功创推是十九大报告中“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的有效彰显,更是护航安吉“两聚一美”建设的手段创新。“家园卫士”这一警务创新举措得到了市公安局的充分肯定,目前已在我市全面推广,全市各级公安机关民警和协辅警将根据“家园卫士”的具体要求,在户籍地和现住地更好地开展各项警务活动和便民服务,护卫一方平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