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诗意的幸福,(https://xueqiu.com/8843982041/324101424)
作为旅游达人,这么多年一直都使用携程,近7年在携程上的消费超过30万+(含在地产公司的出差在内,以前每个月都飞一次北京回总部汇报工作)。这么高的消费量,我竟然没有想过要研究携程,今天打开一看,2024年涨了94.52%,妥妥的错过,不可能每只股票都抓到,2024年的腾讯和东方财富,麦格米特,紫金矿业等我还是非常满意的。现在先研究好携程,看看公司到底如何,值不值得买,能不能等待机会买?
一、行业的基本情况
1、2024年国内旅游收入达5.75万亿元,同比增长17.1%,创历史新高。节假日出游人次和消费全面超越2019年水平,例如国庆假期游客总花费较2019年增长6497.1亿元
2、2024年消费降级:游客次均支出1024元,同比仅增2%,机票酒店价格普遍跳水(如Q3酒店ADR降幅达5.5%-10.49%
二、公司基本情况和核心护城河
1、公司目前運營的品牌矩陣主要包括:携程,去哪儿, Trip.com和天巡,其使命是「追求完美旅程,共建美好世界」。还有首旅酒店1.37亿股,12.26%的股份,还拥有同程旅行24.10%的股份
2、没有看年报之前,每次出去旅行都跟去哪儿网比价格,原来是同一家公司啊,唉,是说每次比价后,还是在携程买了,偶尔飞猪便宜一些,但是飞猪的整体使用体验不如携程,根据个人的使用习惯,我有95%以上的出行,在携程定,5%在其他平台,尤其是包车,其他平台大多数是旅行社一日游的产品,携程的包车就只是纯粹的包车,不推荐景点,完全按照我的行程走。携程的使用体验度我还是非常满意的,前年在呼伦贝尔大草原包车的一些不愉快,携程都有第一时间解决,解决方案让我这个VIP客户还是非常满意的
从上图可以看到,上海,成都,北京都有分公司,以上海和成都为主,这跟中国人的习惯完全符合,我们成都人是全国最喜欢出去旅行城市,没有之一,不接受反驳!我每次去国外,比如在西班牙罗马水渠旁边吃老干妈等,都有成都人来找我分老干妈。上海人就不说了,是中国最喜欢出国旅行以及商务出差的地方。
所以携程的重点是非常清晰的。
3、2025年春节携程和各平台的数据情况
从目前的营收来看,还是以国内为主,随着中国对外的开放程度加强,外国人到华旅游的收入有望进一步加强,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面,能够打开这方面的业绩成长空间。
4、有一个小疑问,就是公司账上有那么多现金和理财产品,为何还要借款。这个要深入研究一下。
2024年发行的13亿美元(约94亿人民币)的可转换优先票据,票据将为本公司的一般无担保债务且按0.75%的年利率计息,自2024年12月15日起于每年6月15日及12月15日每半年付息一次。
就这0.75%的利息,还无担保,用于偿还公司债务和开拓海外市场,个人觉得不借白不借,用来买存银行定期都赚。哪里有这么好的借款渠道,我都想借点了。
2023年的利息收入和支出一致,未造成成本上升。公司属于需要给航空公司预定机票,提前锁定房间等,需要一定的现金支出。另外,为了保住核心护城河,需要大量的广告投入和研发(研发费用确实毕竟高),毕竟需要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5、携程目前在中国的旅行平台,还是属于垄断性质,这个是它最大的护城河。截至2023年 12月31日,我們的開放平台上擁有超過1.7百萬種全球住宿服務,超過600家合作航司,及超過90,000個其他生態系統合作夥伴組成的網絡。
6、近几年的收入和成本占比:成本低
从营收构成来看,住宿预订和交通票务占比80%,是公司的营收主要来源。
2021年、2022年及2023年,我们的营业成本分别占我们净收入的23%、23%及18%。我们相信,营业成本与收入的比率相对较低主要由于中国具竞争力的劳动成本、我们的用户支持系统的高效率以及我们经提升的网站运营效率。
(1)研发成本和销售费用高:2023年,销售费用占营收20.67%,研发成本占:27%。
2021年、2022年和2023年,产品研发支出分别占我们净收入的45%、42%和27%。
这几年毛利率和净利率有增长,得益于疫情结束,还有人们对及时消费的追捧。
从近几年的数据来看,疫情影响非常大,这两年恢复了常态,但是未来的成长空间还有多少,需要认真的思考。下文将根据于都年报的内容和自己的观察有一定的思考。
三、携程的风险和容易出黑天鹅的地方
1、我们的业务对全球经济状况较为敏感。全球或中国经济的严重或长期衰退可能对我们的业务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并可能对我们的增长及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全球公共突发事件,例如,新冠疫情或者其他疫情,地缘冲突等
3、中国或者世界上其他国家旅游业的限制。
4、来自于供应商的风险:酒店,航空公司等。但是目前来看,还看不到竞争者。因为旅行社数量较2019年翻倍至6.08万家,但平均月利润仅5538元;民宿企业数量增长3倍至30.9万家,大理等地出现“民宿比游客多”现象。旅行社的小规模化,以及年轻人自由行的兴起。将进一步压缩旅行社的空间,扩大携程的护城河。
5、商誉593亿,无形资产125亿,资产负债率较高
(1)负债率的变化
以目前的营收以及2024年发行的13亿美元(约94亿人民币)的可转换优先票据,债务压力有所降低。
(2)无形资产
无形资产其实还好,因为携程的品牌和商标确实物有所值。
(3)商誉
去哪儿网以低价+传播+质量,去哪儿网用户数已超6亿,是国内最大的在线旅游平台之一,这笔投资,目前看不到商誉减值的风险。整体减值风险不大。
6、管理层持股8%,其中梁建章持股5%,另外的第一大股东为百度,9.4%,Capital World Investors,6.3%。
梁建章的关于人口的书,我有认真的阅读,从书中观察,是一位有洞察力和担当的人,但是创始人的持股过少,还是可能会出现代理人危机,尤其是销售费用和研发费用加起来占营收的47%情况下,希望管理层能够加强管理,提质增效。
四、未来的利润增长的地方
1、经济的恢复
2、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最近两年,尤其是地产下跌后,人们对于投资的兴趣减弱,对于及时行乐的兴起,这个趋势还将继续保持下去。其实,除上海、成都等一些南方城市的人经常出去玩的人来说,很多北方城市的人还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3、国家出台240小时过境免签等18项新政,入境游恢复至2019年九成水平。Trip国际版和天巡是外国人到中国定酒店的首选APP。文旅部设立智慧旅游专项基金,推动VR导览渗透率达60%。
Trip,提供英文等多语言界面,无需中国手机号即可注册,并且自动过滤可接待外宾的酒店,避免预订失败风险,支持VISA\Mastercard等国际信用卡,手续费约2%。
4、以日本的情况来看未来的发展
(1)自从2014年以来,日本旅游超过家电和半导体,成为日本最终哟啊的经济支柱。2024年旅游对日本的经济贡献将达到44.6万亿日元,占日本GDP的7.5%。
(2)2024年访日外国游客达到3686.99万人此,同比增长47.1%,刷新了历史记录。主要客源地为韩国:887万人次,中国:698.1万人次。
(3)2024年国际游客消费规模较2014年增长38倍(2014年约2099亿日元→2024年8.14万亿日元
(4)2024年外国游客在日本消费首次超过8万亿日元大关,达到8.14万亿。这支撑了日本国内的经济复苏,酒店,交通,餐饮,化妆品,二次元,药品,还有小家电,美容用品,甚至是保温杯等。
(5)日本旅游业就业人数超600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口9.3%
5、中国的旅游业,在未来的10年,应该如同日本一样,有一个长期的发展
(1)战略支柱地位强化2025年旅游业对GDP综合贡献预计达9.94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世界旅游及旅行理事会预测,未来10年该比例将提升至14%,成为继房地产之后的新经济支柱
(2)2025年旅游业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口预计突破1.07亿,占全国就业总人口比例从当前10.29%提升至14%
携程5年未派息
五、对于携程未来的展望
1、携程的最好买入机会在2022年,目前的胜率不高,可能就是正常的收益,没有太多的超额收益。
2、目前基数已经如此高的携程,未来的增长空间到底有多少,不好判断,但是,收入增长最快的时间已经过去,未来应该只能是低速的增长了。
3、未来三年的营收和净利润测算(拍脑壳)
上表为按2024年净利率来计算未来的净利率,理想买入点为:360元/股。
以上为个人的拍脑袋毛估估的数据,携程的负债率和竞争程度,还需要观察,请勿据此买入。如果觉得有用,请多多点赞、关注转发。$携程集团-S(09961)$ $携程(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