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商贩小摊的王阿姨表示:“以前山竹很好卖,二十三十块钱也很多年轻人去吃,但是现在,十五六块钱的山竹,很多人一看价格就摇头,宁愿买西瓜、香蕉这些平价水果。”
2、竹依赖进口,国产供应极少
山竹属于热带水果,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主要产自东南亚国家,比如泰国、马来西亚、越南等等。
虽然我国也有少量种植,比如在海南、广东等地,但是产量很低,远远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国内销售的山竹几乎全部依赖进口。
相对于国产水果而言,进口水果的成本更高,终端价格会比较贵,尤其是山竹这种高端水果而言,价格便宜不了多少。
3、物流成本高、损耗大
山竹是一种极其娇贵的水果,对运输和储存条件要求苛刻,它的果皮薄而脆弱,容易在运输过程中因挤压、碰撞而破损,一旦受损,果肉很快就会变质。
所以,山竹通常需要空运或冷链运输,成本远高于普通水果,再加上山竹的耗损率非常高,远高于榴莲这些进口水果。
水果商贩老张无奈地说:“山竹的损耗率太高了,一箱货如果有几个烂的,整箱都可能受影响。我们进货时得特别小心,但即便如此,卖不完的放三四天就坏,导致山竹在零售环节损耗加剧,进一步推高了售价。”
4、人们更青睐平价水果
近年来,受经济环境影响,许多消费者的购物观念发生了变化,以前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现在是讲究“性价比”消费。
人们不管是买水果,还是买衣服,电器设备等等,都更加注重性价比了,愿意为高价水果买单的群体减少。
现在大家花钱更谨慎了,像山竹这种‘轻奢’水果,除非是特别爱吃,否则很少有人会经常买。尤其在预期收入减少的情况下,非必需的高价水果销量自然会受到影响。
另外山竹的果壳厚重,可食用部分仅占40%-50%,这意味着消费者花高价买到的果肉并不多,相比之下,同样高价的车厘子、榴莲等水果,可食用比例更高,性价比更突出,因此山竹的竞争力进一步下降。
对此,你是怎么看待的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