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旌①对旆②,盖③对幢④。
故国对他邦。
千山对万水,九泽⑤对三江⑥。
山岌岌⑦,水淙淙⑧。
鼓振对钟撞⑨。
清风生酒舍,皓月照书窗。
阵上倒戈⑩辛纣⑪战,
道旁系组⑫子婴⑬降。
夏日池塘,出没浴波鸥对对;
春风帘幕,往来营垒⑭燕双双。
注
释
①旌(jīng精):古代旗的一种,缀旄牛尾于竿头,用以指挥开道。
②旆(pèi配):古时旗末状燕尾的垂旒,亦泛指旌旗。
③盖:遮阳遮雨的用具。如车盖、伞盖。
④幢:张挂在舟车上的帷幔。
⑤九泽:古代扬、荆、豫、青、兖、雍、幽、冀、并州的九大湖泊。亦泛指重湖大泽。
⑥三江:三条江的合称,说法不一。《国语·越语》以吴江、钱塘江、浦阳江为三江;《水经注·沔水》以岷江、松江、浙江为三江;《汉书·地理志上》以北江、南江、中江为三江。而《古文观止》原注称三江是:荆州的荆江,苏州的淞江,杭州的浙江。
⑦岌岌:高耸貌。
⑧淙淙(按江韵音读庄):水流声。唐白居易诗:“淙淙三峡水,浩浩万顷波。”
⑨鼓振、钟撞:倒装句式。犹振鼓、撞钟。
⑩倒戈:倒转武器向己方攻击。语出《书·武成》:“武王伐纣,纣兵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
⑪辛纣:殷商最后一个暴君。《史记》:“帝乙崩,子辛立,是为帝辛,天下谓之纣。”按“谥法”:残义损善曰纣。纣为周武王所灭。
⑫系组:《史记》:“(沛公)至霸上。秦王子婴素车白马,系颈以组,封皇帝玺符节,降轵道旁。”组,古代佩印的绶带。
⑬子婴:秦始皇孙。被赵高立为秦王。降于刘邦,为项羽所杀。
⑭垒:燕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